许某某与某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
北京互联网法院
民事判决书
(2024)京0491民初10509号
原告:许某某。
委托诉讼代理人:郑某某。
被告:某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马某某。
委托诉讼代理人:张某某。
委托诉讼代理人:金某某。
原告许某某与被告某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本院于2024年7月4日立案后依法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开庭进行了独任审理。原告许某某及委托诉讼代理人郑某某,被告某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委托诉讼代理人张某某、金某某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许某某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请腾讯核查调取QQ账号1********的注销及被他人使用的过程记录;2.请腾讯依法收回本人申请注销的QQ账号1********;3.请求判令被告书面赔礼道歉。事实和理由:本人于2023年10月18日申请注销QQ账号1********,此后一直未登录。2023年12月家人发现有人在使用该账号并建立小寂寞聊天群,这距离申请注销时间不到60天,我的亲朋好友都以为是本人所为,给本人造成严重伤害。本人和家人自2024年2月23日起多次给腾讯客服打电话反映问题,腾讯科技于2024年2月24日回复说“经核实该账号已回收”,但实际该账号还在使用,此后多次给腾讯客服打电话,腾讯回复相互矛盾,既默认注销规则又说二次放号,至今该问题未得到解决,该账号他人仍在使用,给原告造成二次伤害。后多次电话给腾讯,并通过互联网信息投诉平台投诉,腾讯既不正面回答问题,也不解决问题。
被告甲公司辩称,一、甲公司并不存在侵害原告合法权益的行为。首先,用户自助注销QQ账号的冷静期为15天,冷静期15天内未登录将注销完成,涉案QQ号经原告主动注销后,已于11月3日完成注销。根据QQ账号《注销须知》中明确,“申请注销后,15天内未登录即完成QQ账号注销。15天内登录该账号可解除注销申请。”即,用户可以自助注销QQ账号,并有15天的冷静期。冷静期之内,可以随时撤销注销申请,冷静期过后,账号即被彻底注销。QQ账号平台规则中从未有过180天注销的相关规定。因此,原告关于180天注销生效期的主张无事实依据。其次,甲公司已经依法依规回收涉案QQ号码腾讯平台《QQ号码回收规则》第一条第5款规定,“用户自助注销后15天内未登录会被回收;”2023年10月18日,原告自助注销涉案QQ账号,冷静期至2023年11月3日,期间原告没有登录过,也即从该日起该账号已由平台回收,双方的QQ账号使用合同关系已经终止。二、原告要求甲公司再次回收已经注销并由新用户注册使用的账号无事实及法律依据。QQ账号作为QQ平台账号资源,根据《QQ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用户仅享有使用权,原告主动注销后,已经放弃对涉案QQ号的使用权。平台回收用户已经注销的账号属于对平台账号资产的合理的管理并在删除账号信息记录后释放给新用户使用也是互联网平台正常的商业模式。首先,涉案QQ号按规则注销、平台回收后,QQ号164****13已经由新用户申请注册并正常使用中,该新用户使用QQ的过程中平台并未发现任何违法违规的行为,原告也没有举证证明新用户使用QQ号164****13存在任何侵权行为,故原告要求甲公司回收已经由新用户注册使用的QQ号毫无正当理由和依据。此外,经甲公司后台核实,新用户自注册使用QQ号164****13后,并未加入任何群聊,原告证据中“小寂寞”群号与涉案QQ号164****13一致仅为QQ群号与QQ号出现重复的巧合。最后,甲公司回收并二次开放使用QQ账号完全具备合理性,既是为了平台自身的运行效率和安全,也是为了维护广大用户的合法权益:①有助于释放服务器资源,避免无效账号占用系统,提高账号使用率,从而保持平台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②及时回收处理异常账号可以防止用户信息被盗用,规避更大的安全风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③通过回收不活跃的账号,平台可以确保只有活跃用户能够享受到完整的服务和功能,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建立和维护一个健康、积极的社区环境。三、甲公司全面履行了平台责任,无任何过错。甲公司通过系列平台规则向用户履行了告知义务,原告也点击了知晓同意:(1)注册QQ账号时,《QQ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QQ号码规则》中以加粗的显著方式明确告知用户QQ号码的所有权属于腾讯平台,平台有权回收账号并用于经营管理,用户只有使用权;(2)注销QQ账号时,《QQ隐私保护指引》《QQ号码回收规则》《如何注销QQ账号》《注销须知》中以加粗的显著方式明确告知用户注销步骤、冷静期、注销后果等。甲公司履行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在用户要求停止提供服务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第一时间停止收集和使用原告的个人信息,并及时删除已经收集的个人信息。甲公司履行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义务,在用户对个人信息问题有疑问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为用户提供相关投诉渠道并及时作出答复。如原告证据所示,就原告的“账号回收”“使用记录查询”问题,甲公司均通过短信的形式作出了“自助注销后15天内未登录会被回收”“若是账号注销回收后他人重新注册该账号,将是一个新的账号,不支持查询后续使用情况”等明确的回复。综上,原告的诉讼请求无事实及法律依据,请求法院全部驳回。
本院依法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了证据交换和质证,经审理认定事实如下:
原告许某某于2009年1月23日在被告平台注册QQ号164****13(以下简称涉案账号),于2023年10月18日最后一次登录并向被告申请注销该账号,被告于2023年11月3日回收涉案账号。2023年11月28日14:41,涉案账号被新用户注册,注册手机号为“155****3657”。
2024年2月24日,原告收到短信:【腾讯科技】...经核实该账号已被回收,QQ号码一旦回收,该QQ号码被回收之前的资料都会自动清空,并且无法回复,将无法找回相关资料,...QQ号码回收规则:...5)自助注销后15天未登录会被回收。
2024年2月29日,原告收到短信:【腾讯科技】...QQ号码一旦注销,注销之前的资料都会自动清空,且无法再使用,若是账号注销回收后他人重新注册该账号,将是一个新的账号,不支持查询后续使用情况。
被告提交以下平台协议:
《QQ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第11.1条:“腾讯是本软件的知识产权权利人。本软件的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商业秘密等知识产权,以及与本软件相关的所有信息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图表、界面设计、版面框架、有关数据或电子文档等)均受法律法规和相应的国际条约保护,腾讯依法享有上述相关知识产权,但相关权利人依照法律规定应享有的权利除外。”
《QQ号码规则》第二条:“QQ号码是腾讯按照本规则授权注册用户用于登录、使用腾讯的软件或服务的数字标识,其所有权属于腾讯。”
《注销须知》第2条显示:“成功注销后,你将无法再使用本账号,或找回你通过本账号绑定的任何内容和信息(即使你使用相同手机号码再次注册并使用QQ),包括但不限于:(1)你将无法登录、使用QQ账号。你的朋友将无法通过本QQ账号联系你。(2)QQ账号的个人资料和历史信息(包含昵称、头像、消息记录、QQ空间、相片、收藏、QQ邮箱邮件等)都将无法找回。(3)你已开通且在有效期限内的增值服务(包含超级会员、黄钻、绿钻、腾讯视频VIP等)将无法继续使用,且你自愿放弃就上述行为向腾讯主张任何退款。(4)你通过QQ账号使用、授权登录或绑定QQ账号后使用的甲公司或第三方的其他服务(包括但不限于腾讯游戏、QQ支付、QQ钱包、厘米秀、QQ看点、微视、QQ阅读、QQ音乐、腾讯视频、个性装扮、第三方网站、第三方游戏、城市服务、生活缴费、机船车票、微粒贷、微票儿、京东、大众点评、美丽说、滴滴出行等)的所有记录将无法找回。你将无法再登录、使用前述服务,你曾获得的充值余额、Q币、游戏道具、积分会籍、资格、订单、优惠券、礼品卡、票券及其他卡券等视为你自行放弃,将无法继续使用。你理解并同意,腾讯无法协助你重新恢复前述服务。(5)QQ账号所关注的QQ公众账号将被取消关注,QQ公众账号的所有功能或服务都将无法继续使用。”
第5条显示:将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冷静期社交记录、增值服务、关联服务届满后的合理期限内删除本QQ账号相关全部信息与内容。”
最后一段话显著的加粗字体显示:“申请注销后,15天内未登录即完成QQ账号注销。15天内登录该账号可解除注销申请。”
《如何注销QQ账号》第二段绿色字体“温馨提示”显示:申请注销QQ账号后会进入15天冷静期,冷静期内可撤销注销申请,冷静期后将不可恢复,注销前请务必仔细查阅“注销须知”,暂不支持查询QQ号是否注销。
《QQ号码回收规则》第一条第5款显示:“用户自助注销后15天内未登录会被回收;”。
QQ账号注册截图显示:用户在注册QQ账号时,需要点击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QQ隐私保护指引》。
QQ账号注销问题截图中“注册/注销/回收”包含“忘记QQ号码如何找回”“QQ号码回收规则”“注销失败常见问题”“撤回QQ号码注销申请方法”“如何注销QQ号码”等。
《QQ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一、协议的范围”中包含《腾讯服务协议》《QQ号码规则》《腾讯隐私政策》《QQ隐私保护指引》《QQ群服务协议》《QQ短视频服务协议》《QQ小程序平台许可及服务协议》《QQ空间服务协议》等多部详细规则。
以上事实有当事人提交的相关网页截图、电子数据公证存证证明、福建省厦门市云尚公证处(2023)闽厦云证字第60685号公证书、《QQ号码回收规则》《QQ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注销须知》《QQ号码规则》、情况说明、后台记录等证据及当事人陈述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本案经法庭释明,原告坚持主张被告侵害其作为平台用户在涉案QQ账号注销全流程的知情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应当提供证据加以证明,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在作出判决前,当事人未能提供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证明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
关于要求调取QQ账号1********的注销及被他人使用的过程记录的诉请。本案中,被告甲公司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已经披露涉案账号的注销、回收及重新发放他人使用的记录并向原告送达,原告的第一项诉讼请求已经实现,本院不再进行处理。
关于原告要求被告回收涉案账号并对其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首先,QQ账号属于数据资产,一般认为,平台对此享有控制管理权,用户对此享有合法使用权。原告在注册QQ时阅读了《QQ软件许可及服务协议》《QQ号码规则》等文件,尤其是在注销QQ账号时,在《QQ隐私保护指引》《QQ号码回收规则》《如何注销QQ账号》《注销须知》等文件中,被告以加粗字体明确告知了注销步骤、冷静期、注销后果等。其次,在原告申请注销后,被告亦通过短信的形式作出了“自助注销后15天内未登录会被回收”“若是账号注销回收后他人重新注册该账号,将是一个新的账号,不支持查询后续使用情况”等明确的回复,在案证据无法证明原告在涉案账号的申请-使用-注销过程中相关知情权受到被告侵害。最后,涉案账号在回收后已经由新用户注册使用,原告的该项诉请无事实基础及依据。
综上,本院认为,原告作为涉案QQ账号使用权人,在其主动注销后,已经放弃对该QQ号的使用权。鉴于账号号段等数据资产的,在同一时间内具有独占性,如果允许用户自行申请取得后即使放弃不用也不能释放给其他用户使用,无形中将产生大量闲置僵尸数据、无端占据网络空间,将造成对社会数字生产力的浪费。本案中,被告作为平台方事先已公布注销流程,并以给予注销撤回冷静期、公示提醒注销后果等方式,给予了在先使用者在一定期间内对该账户使用权彻底放弃抑或重新启用的选择可能,可视为已保障在先使用者的权益;同时,对已确定注销的账号在删除账号内信息记录后重新释放给其他申请用户使用,应视为被告对平台账号资产的合理管理使用,此举属于互联网平台正常的商业模式,有利于提高平台账号的使用率,保持平台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也有利于实现广大潜在用户对网络空间资源的参与及使用。综上,本案被告作为平台经营者在涉案账号的注销-再发放过程中,已履行其对于原告作为在先使用者所享有的合法权益的相关保障义务,亦无侵犯其个人信息、知情权或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不具有违法可追责性,故而原告要求被告回收涉案账号并对其赔礼道歉的相关诉讼请求并无法律及事实依据,本院对此不予支持。
综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许某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300元,由原告许某某负担(已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以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上诉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
审判员封瑜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八日
法官助理喻航
书记员张瑞雪